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资讯 >> 正文

我校艺术教育再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9-11-15本文来源: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暨大学生艺术专场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作品奖及指导教师奖的评选结果,我校选送的6个节目均荣获一等奖,12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总数和等次在全省高校专业组中名列前茅。其中,《忆红旗》和《丰收铰响》两个节目还参加了现场展演。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凝聚着广大师生的辛勤付出与努力,也较好地展现出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 

精心组织筹备,倾力打造作品

       为筹备好此次参演,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积极谋划,精心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王成端和党委副书记、校长刁永锋亲自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积极配合,同向发力。学校先后召开动员会和参演节目评审会,对申报的节目从表现主题、艺术形式等方面进行评审,经校内演出和评审验收,最终确定6个节目参加全省展演。

       王成端要求节目创作和选题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把育人作为艺术创作的根本出发点,以参加全省艺术展演为契机,打造优质艺术作品,提升学校知名度与影响力。刁永锋要求要把参加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作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和美育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作为推动学校艺术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一次大促进,倾力打造艺术精品,使其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
       6个节目,6个一等奖。每个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主创团队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参演师生漫长而艰辛的打磨和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

       舞蹈《丰收铰响》的指导教师崔维广和王子言多次深入平昌和营山采风,观看民间艺人打铰子,一边看一边琢磨舞蹈编排、音乐创作。他们暗下决心要让如此富有感染力的民间艺术在舞台上精彩绽放。从节目排练到正式演出,每个动作他们都力求完美。舞蹈《那一年的大巴山》指导教师罗玲多次赴万源、宣汉、渠县等地采风,聆听当地老百姓讲述为红军打草鞋的故事。为让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她多次组织参演师生探讨角色塑造、故事情节和舞台表现。
       为排好节目,师生们战酷暑,忍疼痛,刻苦训练,团结奋进。参演同学李雨蔓说,“在排练期间,学校领导老师经常关心慰问我们,给我们极大的鼓励。罗玲老师的眼睛做了手术,但她仅休息了半天就回到排练场,还自费为大家买水果……”回忆起师生刻苦排练的一幕幕,她的眼角微微闪出泪光。杨园缘同学说:“我们为追求精益求精,昼思夜想怎么把节目排练好,时常相互鼓劲打气,有时候为了一个动作能重复千百遍,甚至排练到凌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6个节目均喜获一等奖,给全体参演师生带来了极大的慰藉与喜悦,也为学校赢得了可喜的荣誉。 

突出思想主题,坚持艺术原创

       此次参演作品植根区域历史文化,思想主题鲜明,坚持艺术原创,题材选择、节目构思、脚本撰写、词曲创作、舞蹈编排等全部由学校师生完成,充分体现了思想性、时代性与艺术性,学校师生精彩的展演让区域历史文化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红色革命年代,一双双草鞋成为连接故乡和远方的亲情纽带。舞蹈《那一年的大巴山》取材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的故事,两位主跳分别扮演母亲和没过门的儿媳为红军打草鞋,送亲人上战场,演绎了浓浓军民鱼水情,节目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舞姿表现了巴山女人的善良与大义,勇敢与坚毅。
       舞蹈《丰收铰响》取材于大巴山深处平昌县龙岗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翻山铰子”,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道具铜质铰子象征丰收的金果子,铰子上的红绸带结合演员肢体造型象征吉祥树,作品依次表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硕果累累、喜获丰收等景象,展现了巴山人民勤劳朴实、开拓奋进的精神品质。
    “线线情来针针来,携手绣出巴山美景来。”表演唱《绣出巴山美景来》充分运用富有地域特色的服装、板凳及谷穗等道具,借助民歌中的歌词、衬词、音型与和声等,将巴文化中承载的深厚精神内涵与历史积淀以新的音乐形态、音乐技法和表达形式予以展现,将巴山儿女勤劳质朴、热爱生活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歌舞《忆红旗》以缅怀历史、致敬先烈为主线,采用重唱、合唱等表现手法,融音乐、舞蹈、戏剧等表演形式于一体,借助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现了青年大学生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作品从构思创作到打磨成形,都生动地展现了青年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今夜翩翩起舞,今夜百花绽放,美轮美奂的舞台,披上节日盛装。”会歌《点燃青春梦想》曲调悠扬,旋律优美。词曲创作者说,“大学生艺术专场展演的舞台是青春多彩的舞台,是梦想绽放的舞台。它饱含着努力,满怀着憧憬,承载着梦想,因此,我们要为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喝彩,这是我们创作的初衷。”
       此次获奖作品包括舞蹈、表演唱、戏剧、声乐等类别,与同类院校相比,参与面广,题材多样,艺术形式好,充分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理念与艺术教育成效。 

构建美育体系,提升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校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办学思路,围绕培养具有“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舞台相结合,艺术创作与表演相结合,形成了“顶层有设计,实施有机制,人人都是美育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大美育工作格局,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学校以参加此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大学生艺术专场展演活动”为契机,将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红色革命文化与民俗文化等深深融入艺术作品中,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而且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大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演同学许杨表示,“这是一次可贵的学习机会,我不仅学到了演唱、表演技巧等专业知识,而且还深刻地学习了解了地方文化,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张平同学说,“此次展演也是跟川内其它院校同学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技能,增进了友谊,收获满满。”
       戏剧《金凤花开》改编自“时代楷模”驻村干部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参加表演的杜希淋同学说,“我深深被榜样的力量感染着、激励着,切身体会到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今后我将会不畏挑战,不惧困难,不忘初心,不断地突破和超越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人才。”
       音乐与演艺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何凤先表示,学院今后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理念,把专业教学、专业展演的育人优势推广到全校,通过高尚的艺术作品引导青年学生提升审美能力,锤炼品德修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撰稿:陈金凤 靳子浦 段海艳  编辑:陈金凤